联系我们
西安捷安通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029-89396123
传真:029-85419019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18号唐沣国际广场D座6层
网址:www.jatgis.com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武汉华通正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安耐捷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捷通智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嘉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源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华勘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胜平、陈潇、孙培江、高志刚、杨绪运、王平、朱大令、曾杰、胡朋、徐涛、 仇彬、贾向玮、王朝阳、靳志杰、慎永红、王辉、曹伟烨、周云杰、沈戎轩、刘婧婧、吕圆、刘伟、 贺贤哲、武见玉。
1 范 围
本文件规定了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的水平定位与埋深检测的流程、方法及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温度在-20℃~40℃,工作压力不大于0.8 MPa的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定位埋深检测。其余埋地聚乙烯管道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扰动 pedoturbation。
3.2 大埋深管线 great overburden pipeline。
利用顶管穿越等手段的非直埋敷设的管道。
4 一般要求
4.1 人员要求
4.1.1 检测人员应了解聚乙烯燃气管道定位和埋深检测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能独立进行检测工作。
4.1.2 检测人员应保持聚乙烯燃气管道相关技术、标准学习,保证自身能力能够满足检测工作的实施。
4.2 设备要求
4.2.1 应按照检测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
4.2.2 使用设备检测前,应确定仪器设备系统误差范围,减少检测设备系统误差对检测的影响。
4.2.3 检测所使用的工具、仪器设备应保持完好并在计量有效期内,保证检测数值有足够可靠性。
4.3 环境要求
4.3.1 应当按检测要求做好检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要时可以在检测前对管道进行勘踏。
4.3.2 在检测前应对检测工作中的环境、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做好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安 全防护用品和设施。
4.4 检测流程
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检测方法选择、检测实施、检测结果确认、检测报告交付。检测流程:
4.4.1 数据收集。
4.4.2 检测方法选择。
4.4.3 检测实施。
4.4.3 检测结果确认。
4.4.4 检测报告交付。
5 工作内容
5.1 数据收集
5.1.1 在检测前需要对被检测管道的技术档案资料进行收集,主要包括设计资料(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单)和安装、改造、修理等施工、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纸)。
5.1.2 在发现被检管道起止点不明、图纸缺失、现场与图纸不符等数据缺失情况,先行按照委托单位说明信息进行检测,管道实际情况由委托单位配合检测人员进行跟踪确认。
5.2 检测方法的选择
5.2.1 埋地聚乙烯管道定位和埋深主要检测方法包括电信号探测法、固定信标定位法、地质雷达定位法、多频声波探测法、静电探测法、冲击棒检测定位法、声反射定位法、惯导定位法、地震波 定位法等,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需要、检测对象特性、工况环境等因素确定,检测方法宜按表1进 行选择,宜对所选择检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估。
表1 检测方法推荐选择表
表1 检测方法推荐选择表(续)
5.2.2 一般要求所选择的检测方法的精度不低于以下要求:水平定位数据与实际偏离不大于±0.25H (埋深);埋深数据与实际偏离不大于±0.3H(埋深);如因探测实际情况所能实施的所有检测方法无法满足以上精度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沟通约定检测精度要求。
5.2.3 有多种检测方法可选择时,宜选择检测适应性广、精度高、有效性好的检测方法或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检测,保证定位和埋深检测数据可靠性。
5.3 检测实施
5.3.1 在检测中应结合管道资料情况,检查管道的位置、走向、埋深,对浮管、露管、浅埋管道做好统计。
5.3.2 在检测中需要对管道与其他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净距、占压状况、密闭空间、深根植物或者管道裸露、土壤扰动等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
5.3.3 在检测中需要关注并标识标志桩、标志牌(贴)、阀门井、放散管等的情况,便于委托单位及时修正管线标识。
5.3.4 如果遇到泄漏、燃气管道上方的第三方开挖等紧急危害,及时联系燃气公司进行处理。
5.3.5 在检测中可邀请管线使用单位的管线管理人员、巡线人员和当地的居民等熟悉管线情况的人员协助。
5.3.6 在检测过程中应最少进行5%的结果重复性检测来修正管线点水平位置及深度。
5.3.7 在检测时,应对明显特征点(包括阀门井、调压箱、凝水缸、立管、架空出土点等附属设施)各种数据进行测量,并结合放散阀的深度来校正检测深度数据,放散阀深度数据可参照典型双放散阀门结构图(见图2)和双放散阀门对应的深度尺寸(见表2)。
图2 典型双放散阀门结构图
表2 双放散阀门对应的深度表
5.4 结果确认
法确定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按照单一检测方法确定。
必要时可对管道进行开挖,来确定检测结果可靠性。
6 报告与记录
6.1 记录要求
6.1.1 原始记录
在检测完成后,应结合现场工作完成原始记录,并满足以下要求:
a) 原始记录应包括现场检测记录和管线路由图。
b) 现场记录燃气管道附属设施情况,管线及附属物本身的缺陷、地面环境及标识、对管线造成危险的安全隐患均应该记录并详细说明位置。
6.1.2 管线路由图
管线路由图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管线路由图应根据现场探查的结果按照道路及管线绘制使用CAD、ARCGIS等专用软件生成。
b) 管线路由图绘制内容包括:管线连接关系、管线点编号、必要的管线注记及必要的放大路由图等。
c) 管线路由图的管线点按规定的图式要求进行标识,无法明确标识的部位应以文字说明清楚,管线点与周围地物、管线点的相对位置要准确。
d) 管线路由图上的文字和数字注记应整齐、完整,图例、文字和数字注记内容应与检测记录一致。管线点编号宜字头朝北,方便测绘和检查。
6.2 报告要求
检测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委托单位和报告编号。
b) 检测标准。
c) 检测工程项目清单。
d) 检测特征点坐标清单。
e) 检测图示或者卫星图。
f) 检测结果(包括问题汇总清单)。
g) 检测人员和责任人员签字。
h) 检测日期。